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城市的歌颂

我独爱非主流,从书本歌曲大略可知。而我很爱听音乐,喜欢可以从音乐与歌词中感受到塑造的情景。对于中文歌曲我也挑爱非主流或较冷感的,所以大家认为我一定喜欢陈绮贞。我喜欢陈绮贞是因为阿斌的影响,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在凌晨巴士上唱给我听的[旅行的意义]。除了陈绮贞,我喜欢张悬,也更爱苏打绿。值得一提的是峰姐和张老板是好朋友。两人磁场相近的关系吗?

张老板是非常有艺术家脾气和情绪的歌手,也是对其作品非常有原则。她曾因为一支mv被指抄袭后立刻关注后没像其他艺人找理由搪塞而直接要求公司禁播,她说有些东西是必须坚持,不能忽视自己与他人的努力。她也会在台上比中指而不谅解,真是有性格的家伙。张老板可是有一个在台湾非常有名且有钱的老爸,可是她选择音乐而拒绝作为一个名门之后(真是嚣张得想让人打她阿~)

可是她的才华说实在是完全不输峰姐的。

夜里回忆是白天川流来往此刻偶经的车  活着时光如水经过你捧常想起渴有多渴  喜悦与伤痛是命运于社交中当时多嘴的舌  聊遍了所有万千的脸色还是在等一瞬间的心动  人们火热宗教理想娱乐而我爱你你可能记得?  我们相濡以沫 长大后看晚餐时的TV show  夜里回忆是白天川流来往此刻广播里的歌  活着时光如水冷热你喝仍常想渴能有多渴  人与蝉蝉与狗狗与深夜冲撞高处街灯的蛾  所有浮生里万千的脸孔让我因为你们隆重  你多难得城市,继续转动而我爱你你可要记得  容纳我们共同的饥饿,握手后再奔波  人们懂的激情后各自沉默而我爱你但不因你而什么  我们今曾与共,交织于城市你的流行歌  在土地上的归神所有  在土地上的花开有尔  落在土地上的腐败后成为肥沃  人们火热城市,何必寂寞我多爱你但不因你而什么  时光穿梭我们不在左右只在彼此其中  让我承诺我尽情不求自由我多爱你我不随你而怎么  从此今曾与共,交织于城市你,的流行歌 
看完苏打绿的[燕窝]mv我就一直想起这首[城市]
很相近的感觉。
有个网友写着:由一些礼物是爸妈给的,像长相,姓名;
有一些礼物是上天给的,像才华,运气;
有一些是自己给的,像内涵,反省。
最后来点张悬的美丽吧
而我爱你但不因你而什么
From 青峰
我的第98號創作。
(無與倫比的美麗)是我寫給張懸的歌,寫的是我跟她的故事。歌詞­引用了很多我跟她一來一往的簡訊內容。她在我站上了海洋音樂祭的­大舞台前告訴我,她的夏天過的很糟,希望我能夠為她過一個很棒的­夏天。
我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想到了我們開始建立深厚感情的那年夏天。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很熟,可是在往來的簡訊中,她知道我很不好,竟然­馬上從士林趕來信義路找我,那時候我趁著酒意和悲傷,在大街上狂­奔哭泣,就像自己是一個逃兵,想要逃離一切悲傷,只有她在後面緊­緊追著我,為我擋去很多不必要的人。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历史的伤痕与手中的石头

昨天我在新闻节目中看到一篇[追思慰安妇]的报导。想起了以前看过陈庆港记者写过的[血痛](如果没记错书名的话)隐约记得里面的一些文句,很零散。所以搜回了一些。其中是:


日本《广辞苑》对“慰安妇”一词解释说:“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
那是怎样的一种“安慰”?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女人”?
“慰安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专属的性奴隶!


我庆幸自己身长于没有战争的年代(至少我国家没内战,阿弥陀佛。)但是稍微想象一下,就可以大略知道慰安妇们过着的是什么生活。不过老实说,我们想象和她们渡过的悲惨岁月,差太多太多了。身长于男女不平等的年代,饱受战争的摧残,颠沛流离再被战争把仅存的尊严完全剥落。那种伤痛怎么可能用三两语的愤怒和想象来叙述?我们体会不了她们的痛。

这道伤痕是永远痊愈不了,那痛也没办法消除。所以我只能在记起时提醒自己该怎么去看待人性,历史?有了仇恨,自然的有了那些仇恨的源头。大家纷纷指向始作俑者-日本,谴责,然后有些言论说该以牙还牙。我赞成要求日本道歉却不赞成以牙还牙这说法,因为实在太可悲了。这些仇恨一旦纠结,你就不懂该怎么解结了。

我曾在凤凰台的特备节目看过一个访问,那位老日本军官承认自己也有找过慰安妇。也说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都是拼命的谴责自己伤害那些慰安妇。也许我们会问那位老军官为什么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却这么做。他说那时在军营里,都是一群军官一起相约到慰安妇营里。他不去,就是不合群。一个在战争时期的军人,是为国家奋斗,但也是在为自己活命。

我们绝对不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艘船。那究竟可以怪谁呢?只能说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才是最为可恨的耻辱吧。每人都有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手段,我们总不能躲在电脑荧幕后装成圣人然后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那些什么仇恨报复的说法总是让人感到很可悲啊。

就好像该不该谴责妓女这种工作的话题永远讨论不完。歧视这种视角也永远存在。而对于妓女,我只认为我们每人手上都拿着抛向妓女的石头(虽然还是有人没拿)。我承认我也拿着,可是抛不抛我还是可以选择的。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秒速5厘米

12月8日2011年,
我发现[秒速五厘米]里漂亮的氛围是我最爱的那种。

《秒速5厘米》是日本导演新海城于2007年发布的动画电影。在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奖中获得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这动画由〈樱花抄〉〈宇航员〉〈秒速五厘米〉3篇短编构成。故事讲述的是远野贵树和筱原明里,小学毕业就分开继续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两人刻意回避了存在于他们之间的那些特别想法,而时间就这么静静的流淌过去。某个下着大雪的冬日,贵树终于决定去找寻明里……。这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有关他与她之间的距离的故事——

这63分钟的动画在最后两分钟来将这三个故事完全得到一个升华。新海诚用五十多分钟的时间做铺垫,终于在最后两分钟将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用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以及一个微笑释放了出来。因为在秒速五厘米间,他们发现了彼此。也在秒速五厘米之间,他们错过了彼此。
末时,远野最后的一笑,不仅是如释重负,还是一种坦然:即使相见,时光不能倒流、过去亦不能再来。不如留下昔日的记忆、错过的瞬间,藏于心底,细细回味纯纯的爱。开始各人的新生活,这不更比一次颤痛的相见更来的唯美?

“呐,你知道吗?听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哦." 秒速5厘米 那是樱花飘落的速度 那么怎样的速度 才能走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这动画台词不多,可是每一句对我来说会触动人心。因为搭配了那画质的清晰度及美感,每一张都可以直接拿来当桌布。而我也常认为只有日本人才能很完全的把寂寞、孤独、无力拍得那么完美,也许是他们本身民族情怀的关系。每次都可以在他们的电影发现宁静感,而这动画老实说,真的比[那些年]好看太多了。看完后你会渐渐被感染成一种释放,寂寞的释放。久久不能释怀,可是却美丽得你无法抗拒。

远野在第三篇时的一句台词 
 曾交往了三年的女生 发来这么一条短信
“我依然喜欢着你”
 “但我们即使发了一千次短信,
心与心之间却一厘米也没靠近。”
  过往数年间 我只是想着先往前走
想要触摸遥不可及的事物,但连那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以及几乎可以称作是威胁一样的回忆
从哪里涌出来都不知道 只是不停工作着

意识到时才发现 那渐渐失去弹性的心 很是痛苦
于是 某个早晨
我察觉到曾经如此真切的情感
就这样干干净净地消失殆尽
感觉到自己已经不行了的时候
我辞了工作
(这台词真寂寞得让人想流泪。)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关于五厘米的解释,如果是真的,只能说新海城实在太浪漫了。)

关于五厘米的解释
  每秒5厘米似乎这个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
可这个速度如果保持了13年呢。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来。
5CM/S * 13年 * 365天 * 24小时 * 60分钟 *60秒
=20498.4公里.
  20498.4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绕行地球半圈的距离,也就是南极和北极的距离。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巧合,经过一些专业达人的分析,贵树和明里最后一次见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话,只能赞叹 新海诚的大纲写的是如此的精细。
两颗曾经相溶的心,经过了13年的时间,彼此达到了地球上最远的距离。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

果然...还是习性的问题.

应该没几个人跟我一样吧。大家轰轰烈烈一窝蜂地赞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起呼唤着失去的光阴、青春。我看了一小时就hold不住了,就东碰碰报纸西摸摸火影乱翻。最后当机立断关掉视频,打算过后感觉来了再继续。没办法像大家那么热衷,为什么这样我不太懂。青少年懵懂爱情我超爱之前说过的[Fliped]。可是怎么会对[那些年]没那么热烈了?!对于一个爱看电影思考的人是蛮奇怪的一件事。

过后我想想,可能我有很多中学的事不大愿意想起。毕竟马来西亚没国高中的分别嘛。我自认初一到初五朋友不多,明明在班上少出风头(基本上也没风头可出),也常出糗,又没人追,也被霸凌过半年,暗恋还被打枪。没事还真不愿想起那五年。没了爱情的衬托,青春就好像少了那么一点东西吗?这问题我倒没什么考虑过。

对我来说,真正会让我在往后日子怀念的....我想是中六开始吧。虽然其间也被全班杯葛过(我好像还真的蛮顾人怨,是长相的问题吗?)可是我发现自己是在那时候才学会思考,思考什么对我重要,思考是不是要被忽视也要委曲求全;也那时候更喜欢看书、看漫画、看日剧、喜欢黑暗层面的神秘、喜欢独处、喜欢分享,不过就不再有喜欢的感觉了。那时我也正视了自己的卑微和自卑,从小到大都是被怀疑过来的。我什么时候也学会在独处时一直怀疑自己呢?

到了大学,那是我二十多年来最珍贵的三年。我在那里学会和人相处,学会了唬烂,学会了享受独处,也学会了妥协,也有了除了老郑她们最珍贵最疯狂最无聊的朋友,我也在大学里学会了一点自信。可是为什么才离开一年,我在大学攥积的自信那么快就消失掉了呢?我果然还是太嫩了一些。

直今,我又开始的习性批判自己,怀疑自己,谴责自己。也学会了把面具戴得更稳,也不再轻易地分享心里话。我把它归咎了习性。这习性,还是改了好吧.....


原本想写电影记录,说说看过的书,最后还是发牢骚越写越远....真是他娘的。